目标
规模 123出行交通圈 123快货物流圈
大通道
01 推动打造中国—中南半岛、孟中印缅陆路国际运输通道,打通至缅甸皎漂港陆路国际运输通道,畅通南向出海通道。 02 推动打造新亚欧大陆桥、中国—中亚—西亚陆路国际运输通道,与西部陆海新通道有机衔接。 03 推动建设长江经济带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实现江海直达。 04 积极融入中蒙俄国际陆路运输通道建设,推动打造至东北亚开放通道。 空中:打造成渝地区现代化航空枢纽集群,推动构筑覆盖全球、全面开放的航空骨干通道。 01 建设以渝西高铁、郑万高铁为主的高铁双通道,强化重庆与首都经济圈的快速联系。 02 形成沿江高速铁路主通道,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优势,打造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 03 建设以渝湘高铁、渝桂高铁为主的高铁双通道,强化重庆经粤港澳大湾区衔接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通道。 01 提升南下出海出境大通道通行能力,全面对接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02 形成经昆明至缅甸至印度洋的对外通道,全面对接孟中缅印经济走廊,大幅缩短重庆衔接欧洲的海上运输距离。 03 全力构筑重庆入川进藏交通干线通道,提升国家战略安全维护能力。 04 强化重庆连接兰西、天山北坡城市群的通道能力,全面对接中国—中亚—西亚、中巴经济走廊。 05 畅通重庆经汉中、宝鸡、银川、甘其毛都、二连浩特北上出境通道,全面对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06 畅通重庆经长沙至海峡西岸交通走廊,打造成为重庆衔接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补充通道。 主骨架 01 即1条成渝主轴发展带。构建北线、中线、南线3条交通轴,实现成渝双核1小时畅达。 南线:重庆—永川—荣昌—内江—资阳—成都。 中线:重庆—大足—安岳—资阳—成都。 北线:重庆—潼南—遂宁—成都。 02 即1个都市交通圈。着眼主城都市区强核提能级、扩容提品质,围绕“1小时通勤”目标,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优化高速、快速公路空间布局,大力发展航空运输,打造“4环10线5横6纵”骨架网络。 03 即构建2条综合射线通道,实现“一区”和“两群”中心城市1小时快速通达、市域2小时全覆盖。 射线通道1 主城都市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有2条路径,即涪陵—丰都—忠县—万州—云阳—奉节—巫山/巫溪和长寿—垫江—梁平—万州—开州—城口。 射线通道2 主城都市区—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有2条路径,即南川—武隆—彭水—黔江—酉阳—秀山和涪陵—丰都—石柱。 04 4联 即构建4条联络通道,强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毗邻地区一体化发展,实现1小时通达。 南充—潼南—大足—荣昌—泸州联络通道 达州—垫江—丰都—武隆—道真联络通道 达州—万州—忠县—石柱—彭水—黔江联络通道 安康—城口—巫溪—巫山/奉节—恩施联络通道 轨道网 《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轨道交通引领城市发展,建立以城市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构建“环射+纵横”的一体融合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实现中心组团与其他组团之间轨道半小时可达。 ■延伸轨道线路至璧山、江津等城市; ■探索推动轨道站点与“云巴”等新型交通形式有效接驳; ■提升轨道站点对组团、街道、社区的服务覆盖,从轨道站点步行20分钟,到达居住人口、就业岗位的覆盖率达到80%; ■加强轨道站点与地面公交衔接,构建全天候的轨道接驳步行系统; ■打造具有山城特色的慢行步道体系,在东西槽谷积极推动自行车道网络建设,形成布局均衡、结构合理、功能完善、舒适宜人的城市慢行网络。 大枢纽 01 建设1个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区。 建设“市内航空双枢纽协同、成渝四大机场联动”世界级机场群,高标准打造寸滩国际邮轮母港。强化团结村铁路中心站、果园港、南彭公路物流基地、江津珞璜港—铁路小南垭站等国际物流枢纽功能,发挥重庆链接全球、引领西部的战略性枢纽作用。 02 建设1个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 以万州区为引领,带动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和万开云同城化片区共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重点推动万州五桥机场、万州北站、新田港等重要客货运枢纽建设。 03 建设6个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即涪陵、永川、合川、綦江—万盛、黔江、秀山。 04 建设潼南、荣昌、长寿、巫山、秀山等22个一般性综合交通枢纽,形成覆盖广泛、沟通市域、服务城乡的枢纽节点城市体系,有力支撑“一区两群”协调发展。
版权所有:重庆市青年创新创业基金会主办 电话 TEL:023-63073827 E-mail:cqfyie@163.com 地点Add:渝中区上清寺中山四路81号团市委702室 邮编 P.C.:400015 技术支持:万渠科技
市青创会 © 2013,All Rights Reserved.